762毫米通用机枪威力不足86毫米机枪才是中国真正需求
在枪械的性能实现中,在相同的技术水平限制下,射程和威力的增长,总是需要枪、弹以更大的尺寸和重量作为基础来实现。
在二战之后,因为这种矛盾的制约,绝大多数国家最后形成了5.x毫米小口径(或7.62x39毫米中间威力口径)机枪、7.62x51/7.62x54R全威力中间口径通用机枪、12.7毫米大口径机枪三级衔接的火力体系。
而美国近年一直在招标的8.6毫米机枪,目前看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一种试图保留中口径通机定位,甚至进而向上取代一部分12.7毫米大 口径机枪的型号。 用威力更小的机枪,去替换威力更大的机枪,美国人这么做,背后所看重的利益点到底在哪里?
在70-80年代的冷战期间,美国、欧洲、苏联,为了简化装备体系、减少相关成本、提升战时的后勤保障能力;都花费了巨大的力气去研究,怎么把机枪的三级火力体系,简化为两级。
在对未来地面战争的预测,都是以装甲部队大规模交战、尤其是欧洲平原为核心战场的背景下;美欧苏不约而同的提出了淘汰中口径通机的设想,用搭载12.7毫米机枪的车辆平台,取代中口径通机的机枪组。而跟随车辆推进的步兵,只需要小口径机枪,威力和射程就够用了。
但90年代之后的实战证明,这样的设想完全不靠谱。步兵之间的交战更多的发生在城市和山地等环境下,车辆没办法抵达、没办法提供火力支援是家常便饭。小口径机枪的作战效能,便大量出现了完全不足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中远距离上,真实的有效射程严重不足;近距离上,对土、木、砖、石等常见掩体材料的侵彻破坏能力,和中口径通机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图:小口径枪弹在有限动能的限制下,靠翻滚破碎来强化对人体的杀伤能力;靠采用锐化硬质钢芯的穿甲弹结构,来实现对头盔等小厚度、高强度材制的侵彻能力。
图:对于大厚度的土、木、砖、石等材质的侵彻破坏力,口径带来的弹头动能才是压倒一切的因素。以上两图均是AK47VSM16,能击穿厚木头、击裂水泥砖的均是AK47。
因此在90年代后的实战中,美国、俄罗斯等国的部队,都大量把中口径机枪安装两脚架,当成轻机枪、下发到班组使用。在网上随便搜一下俄军特种部队的实战视频,PKM机枪加装红点瞄准镜,在几十米距离上对藏身建筑物内的目标进行压制射击的战例,比比皆是。
真实战场对于武器威力的渴求,甚至引发了这样的改型:俄罗斯给Kord-12.7毫米机枪,专门设计了一种轻型的两脚架;搞出了一种30多公斤的“大口径轻机枪”,专门用于应对城市战等交战距离近、但对侵彻破坏能力要求高(比如尝试穿墙击杀)的场合。不过说实话,这远不如多装备一些半自动的12.7毫米狙击步枪。
给步兵机枪组装备大口径机枪的最严重的问题,在于火力持续性。比如国内目前主要使用的89式12.7毫米机枪弹,重量接近140克;一个弹链盒带弹链自重2.1公斤,装满51发弹重量超过9公斤。204发弹,4盒弹药,全重就超过36公斤。
哪怕是以彻底牺牲掉精度(400米散布直径5.3米)和寿命作为代价,重量全世界最轻(26.5公斤)的89式机枪;它一个机枪组,至少需要4个人——枪身接近20公斤,脚架接近10公斤,备用枪管(连续射击100发要更换枪管)超过10公斤,这三大件各需要一人专门背负,还有一个人专门背负弹药。
一个四人机枪组,撑死了能携带204发弹药;即使是按60发/分的战斗射速去打,也撑不住4分钟的战斗。这样的精度、这样的火力持续能力,其实就是根本没办法接受的。
现在随着高防护等级防弹衣的白菜化,传统的中口径通机即使是在近距离也不能确保击穿III级(防中、小口普通弹)和IV级(防中、小口穿甲弹)防弹衣。这确实是自冷战末期中口径通机消亡论一度席卷全球以来,中口径通机遭遇的最大危机。
图:XM1158,7.62x51口径的钨合金穿甲弹,能击穿IV级防弹衣。但2018年初报价13美元,折合人民币近百元一发。
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步兵手中的自动步枪同样也无法击穿防弹衣,而且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无依托全自动射击的可控,不重演M14步枪在越南的悲剧,步兵自动步枪连恢复到7.62x51或同级别后坐力的口径都不可能,更不要提比它还大的口径。
因此中口径通机非但不会消亡,而且口径和威力更大、但依旧能人力背负、快速机动部署,能保持良好火力持续性的新一代型号,还会变得更不可取代。美国的8.6毫米机枪,就是这种思潮下的产物。
美军此次招标的8.6毫米机枪,采用的是.338 诺玛(Norma)口径(8.6x63毫米),它是在.338拉普阿(Lapua)口径(8.6x70毫米)的基础上,进行了弹壳长度缩减等设计而形成的变种。该弹用机枪发射时,能在1006米距离上,击穿III级防弹衣。
这两种弹药最初都不是为全自动射击的机枪而研发,而是为高精度远射程步枪开发的。相比之下,.338诺玛轻一些,在用于全自动武器时对枪管烧蚀寿命也较少,而且弹壳外形对于弹链供弹也更友好。
.338口径最早源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美国陆军与海军陆战队之间的狙击步枪口径竞赛。1965-1975的越南战争,证明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狙击步枪系统的最优解依然是栓动步枪+固定倍率瞄准具;半自动狙击步枪在中远距离上的作战能力,由于精度差异,完全不能与栓动步枪相比。
越战之后,美国陆军不甘心直接用陆战队的M40A1栓动狙击步枪,淘汰自己的M21半自动狙击步枪。于是同样基于雷明顿R700步枪基础设计的M24步枪中,预留了使用更大口径弹药(.300wm)的设计余地,以期在未来能在远射能力上压倒M40A1。
图:西方军队常用的口径,从左至右:5.56北约弹、7.62北约弹、300wm弹、.338拉普阿马格努姆弹、12.7北约弹
被激怒的陆战队立刻推动了更大口径的预研计划,要在相对接近原有7.62毫米大威力枪弹的尺寸、重量级别上,对人体目标的杀伤射程要能接近到12.7x99口径的水平。但是由于研发进度(特别是初速指标的实现)、资金等问题,美方最终从项目中抽身;这个口径后来由芬兰拉普阿公司完成、以.338拉普阿马格努姆弹的名义推出市场,在全世界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设计目标上讲,采用8.6毫米口径来设计新一代机枪;除了部分涉及枪管烧蚀寿命等设计(比如爆温、最大膛压等参数),新的机枪弹需要调整之外,枪械和口径本身的设计目标是非常一致的——包括其高射击精度的导向。
图:注意M2机枪上的瞄准镜还是采用外部调节机构、长度极大的古老型号,而且瞄准镜与枪械的连接也是依靠非制式的部件实现的
图:给M2机枪装瞄准镜,进行远距离的半精确压制射击,一直被美军运用到今天
在远程的机枪火力压制运用上,美军最早从50年代开始,尝试给M2机枪加装瞄准镜;在对方的射程以外,用半自动火力进行持续的半精密射击,以获得较高的命中率——在1000码(914米)左右的距离上,运气好的线发子弹就能击中一名目标。
这种战术在当时需要极具经验的射手,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对枪械和弹药进行精选、精密调校的前提下才能展开;而且机枪本身也失去了机动能力——在移动之后它需要再次精密调校。
但这种战术一旦成功发挥时,获得的作战效能非常惊人;在一千多米的距离上,对方的枪械没有一点有效还击能力;在越南战争中,更是创造过超过2200米的战绩。美军后来大量装备巴雷特这样的12.7毫米大口径半自动狙击步枪,受早年机枪远程精密射击战术的影响极大。
图:美国新一代12.7机枪研发的基调,始终是在减重的目标下,宁可牺牲射速到极低水平(265发/分),也一定要保住射击精度
所以要准确的认识美国8.6毫米口径的新机枪计划,同时还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在它的系统模块设计中,先进的光学/夜视瞄准附件才是标准配置;它的枪身结构布局,从一开始把确保附件的牢固安装和精度维护保障能力作为核心出发点。
这种新机枪在中远距离上的观察、识别、瞄准能力、命中精度,都是传统机枪所难以相比的。它在中远距离上的作战能力强化,绝不仅仅源于弹药口径本身的动能和射程、精度优势。
目前参与美国下一代8.6毫米机枪系统竞争的公司包括通用和西格。通用公司是最早在2009年自主推出8.6毫米机枪LWMMG的,其原型枪向美军推销以后受到重视,才有了新型机枪项目上马;因此美军提出的性能要求,实际上就是根据通用公司的产品指标来制定的。
西格公司的MG338要晚的多,是今年才宣布成功满足美军要求的——更准确地说,它是盯着通用公司产品的不足而开发的。由于通用公司在这一个项目中的前期优势过于显著,西格公司如果要赢得竞争,就必须要求很明显的总体性能和成本优势才行。
两家的产品在结构设计上都强调良好的附件扩展能力,利用各种缓冲机构来吸收、减轻射击时的后坐力,以提高枪械的射击精度——特别是在半自动速射和连发的状态下;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来实现产品的轻量化。但仅以目前公布的数据分析来看,MG338在很多关键的指标上都显著超越了通用公司的产品。
图:M240机枪比苏式PKM机枪笨重,空枪重12.5公斤;优势是精度好,寿命好,特别是寿命后期阶段的可靠性较好
比如在重量上,两把枪都比美国7.62毫米M240机枪要轻;但LWMMG空枪重10.8公斤,MG338降低到了9.1公斤。LWMMG为了减轻后坐力,射速被设计的较低,在500发/分;而MG338的射速要高一些,达到600发/分——如果两者的操控性能相近,单发速射、短点射、长点射、连发的精度都差不多的线的火力强度就有很明显的优势了。
尤其是MG338还针对成本问题,给出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设计点:它能够最终靠改装套件,在常规训练中使用最常见的7.62x51毫米弹药,从而极大的降低使用成本——因为.338诺玛弹,直到目前还是主要是用于远程高精度射击竞赛的商业弹药,价格相当昂贵。
由于弹药的重量和尺寸增大,因此8.6毫米机枪在携带弹药的总数量上必然要少于7.62毫米机枪组,只有后者的60%左右。大致上讲,原来能带800发7.62毫米机枪弹(带弹链34.4公斤)的线公斤)。
这是除了弹药、枪械的价格之外,目前8.6毫米机枪系统最主要的缺点。但一旦爆发双方都缺乏重型装备火力支援、都是步兵交战;8.6毫米机枪在开阔地带、或者是双方都有高等级防护的情况下,对传统7.62毫米机枪有着压倒性的火力优势。
而针对12.7毫米机枪,8.6毫米机枪在打人这种用途上,两者的有效射程其实相差不多;用8.6毫米机枪取代12.7毫米机枪作为车载火力的线倍左右。对于一些能动用装备非常有限的特种作战任务来说,考虑到它有充足的射程和威力,而火力持续、使用灵活(必要时可以拆下来随身使用)上又优势显著,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除了特种作战等一些缺乏重型装备火力支援的特殊场合,8.6毫米机枪并不能、也不会完全取代12.7毫米机枪。它主要的取代目标,还是传统的7.62毫米机枪。实际上对于这一类产品,最为急需的并不是美国——而是诸多大国中,唯一把传统中口径机枪淘汰掉了的中国。
仔细分析美国8.6毫米机枪的利弊,在成本可接受的前提下,根据国内实际枪械产业水平,对相关指标进行妥协和让步,寻找性价比上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方案,其实才是真正解决国内机枪火力体系轻重不接、青黄不接的解决之道。(文/侯知健)
【2023.11.10】成龙大哥私下脾气?男明星喜欢肖燕?《以爱为营》日更?欧豪张佳宁在一起?热门综艺带新人?
黑客入侵ChatGPT,OpenAI微软全被搞崩!「苏丹匿名者」:是的
让AI模型成为GTA五星玩家,基于视觉的可编程智能体Octopus来了
萌娃吃饭时不小心摔得四脚朝天,爸妈全程忍住不笑 淡定干饭 网友:你们三个是合租吗?看着有点不太熟!
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叠加流行,如何重点防范婴幼儿隐形“杀手”?
上一篇:乘风科技申请新三板挂牌: 致力于高中压球阀的研发与制造 2022年净利润增速超50%
下一篇:集微咨询:中国进口8英寸、12英寸硅晶圆比例推算